建议建设单位统一规范工程现场签证单填写要求

adminadmin 9393体育官方网站 2024-01-19 100 0

  前政府投资的建设项目,大部分资金来源为财政资金、专项债、自筹资金等。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往往由于设计缺陷、施工不规范、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管理人员管理意识淡薄、大量的签证变更蜂拥而至,导致结算价超合同价格很是常见,甚至有一些工程结算额超过概算额。为了确保建设资金使用的合理性,需要在建设项目全过程加强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的力度。

  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1、设计缺陷

  建设项目在前期设计阶段,设计图纸存在图纸深度不够、做法不详、技术参数不清、成本控制意识淡薄等。从而造成估算、概算费用忽高或忽低的情况,甚至存在超概算的问题。

  2、建设单位过度干预设计

  建设单位对设计方案及设计图纸提出过多的要求和想法,在实际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随意改变设计做法,擅自提高建设标准的现象时有发生,改变了原有的的设计意图从而使工程投资费用增加。

  3、管理人员意识淡薄

  建设项目管理人员往往只重视工程的质量、安全、进度等,而忽视了成本的控制。导致施工过程中产生大量的设计变更及签证,造成结算超合同额或概算额。

  4、施工过程造价控制缺失

  建设投资项目基本都是工程竣工验收后才启动竣工结算工作。施工过程未全程跟踪造价控制,以至于产生大量的设计变更及签证,只要是施工单位施工的活,建设单位及监理单位都会全部签字确认。至于是否与合同内重复、是否合理、合规、计算工程量是否准确,管理人员都不清楚不明白。这就导致结算阶段审计难度加大,一些隐蔽工程无法核实现场、签证不全、图纸不全、变更手续不全、以往几年前的价格无法得到准确的材料价格,从而导致结算时间过长甚至超概算等问题。

  5、合同未约定价格调整方法

  在结算审核过程中往往由于合同条款对价格调整约定不明确而给审计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如:确定新增工程变更、签证单价时,合同未明确如何进行调整单价;招标文件规定措施费固定包死,但合同条款中又未明确包死;合同中未明确人工、材料调差的范围及方法等。由于没有相关的规定如何操作,这给结算带来了很大的麻烦,甲乙双方相互扯皮,甚至有些工程项目还会被起诉等。

  6、工程签证资料不规范

  施工单位往往上报的工程签证单理由未写清楚、计算过程不全、无附图、计算错误、签字盖章不全、土方缺少测量记录等原因,而得不到签证费用或重新补签。而重新补签签证的真实性会大打折扣,同时早已失去时效性。但在结算审核过程中屡见不鲜,同时价格无法追溯到几年前的市场价格。给审计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影响结算进度。

  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的对策

  1、加强参建单位人员工程造价管控意识

  加强工程各参建单位人员责任意识,严格落实内部管理制度,深刻认识造价控制的重要性。从工程施工前组织各方应对设计图纸、合同清单、技术要求及规范提前熟悉,在施工过程中对发生的设计变更、洽商、签证及时与监理人员和建设单位沟通做到及时确认工程量及价格。避免事后补签签证、补充图纸及事后定价,相互扯皮。

  2、采用全过程造价控制

  对国有资金投资的项目应聘请具有相应资质的造价咨询企业从投资立项的估算、初步设计的概算、招标阶段的清单控价、施工过程的全过程造价控制直到竣工结算等全过程跟踪整个项目。避免所有的量价审核全部压在结算阶段,也避免相互扯皮。

  3、加强合同管理

  合同负责人应结合招标文件、投标文件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文件,拟定相关合同条款,前后统一。依据工程建设项目的特点,尤其需在合同内明确合同价款的风险范围及风险范围以外的合同价款调整方法;工程款的支付方式及时间节点;工程变更、签证价格的确认方法;人工及材料价格调差的时间范围及方法;工期延误的违约赔偿计算方式等问题与企业相关人员沟通商议确定。

  4、规范工程签证、变更资料

  为避免形成工作反复,提高结算工作的效率,建议建设单位统一规范工程现场签证单填写要求,尤其需要重视签证变更的理由、计算过程、附图等要求,尽量保证签证的时效性,避免后补资料。

  5、制定管理制度

  制度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工作流程,按层级、领导权限不同,对一些重大事项、重大工程、重大变更制度相应的审批制度,对结算额超合同额10%项目集体决策审议通过,避免一人领导决策的失误。政府采购法第六十七条(五)规定,采购项目超过合同采购金额10%项目需要负相关法律责任,希望引起大家重视,避免事后审计追责。

  改变思路,加强数据库的建立

  1、改变思路才有出路

  随着国家出台【2020】38号《工程造价改革方案》,进一步要求建设单位加强工程造价数据的积累、强化建设单位造价管控责任、严格施工合同履约管理等要求。从这个方案中可以看出国家的思路已经发生变化,不再是依赖定额的时代,造价人不再只是会算量、算价的时代。我们作为造价人观念也应该发生变化,造价已经市场化了,这就需要我们积累大量的数据,方能支撑我们造价人越走越远。

  2、出路在哪?如何建立数据库?

  首先,建设单位应重视工程造价管理,建议建设单位应对以往5年的工程项目进行分门别类的汇总,如对绿化工程来说可以分为道路两边纯绿化、道路人行道绿化、公园纯绿化、公园小品、公园小品及绿化种植、苗圃、生态林、荷花种植、水生植物种植、岛屿绿化种植、绿化养护工程等。按年份不同把工程从投资费用、概算、控制价、投标价、结算价、决算价格列明,每一个的平米造价列明,每一个工程再细分,每一个专业工程的平米造价进行分析等,每年有一个曲线图。继续调查市场的具体情况及成本价格,进行对比分析,好把控总体的投资情况。

  这些数据长期积累会形成属于企业的大数据库,再分享到企业的相关部门,作为造价控制的依据。

  为了保证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资金合理使用,建设单位应重视工程造价管理,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加强数据库的积累,为今后的工程建设项目奠定坚实的基础。

建议建设单位统一规范工程现场签证单填写要求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喜欢0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 昵称(必填)
  • 邮箱
  • 网址